当前位置:首页 > gps定位系统 > 正文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微盘

简述信息一览:

国家GPS规范的精度分级

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 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地球力陪塌学的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属于高级的国家GPS大地测量。- B级:用于覆盖全国的基本GPS大地网,适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 G级:相当于国家已有的一二等控制测量,可广泛用于大、中城市及大型精密测量工程的基本控制。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微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答案】:D 按照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测量按其精度分为A、B、C、D、E五级。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技术规范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009-2010。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 12898-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微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ch/t2009-2010是我国行业标准。测绘行业标准(CH)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2009-2010 该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以及测量仪器的要求和检测与维护。

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类标准的是()

1、【答案】:C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属于检验与测试类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属于,成果与服务类标准;《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属于管理类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属于获取与处理类标准。

2、【答案】:B 按照劳动标准的功能结构,劳动标准的结构划分为以下标准:①基础类劳动标准,如专用劳动标准术语、符号、代码、图形、标志等。②管理类劳动标准,如劳动管理目标标准、劳动管理项目标准、劳动管理程序标准、劳动管理方法标准、劳动统计标准等。

3、答案解析:根据测绘标准的分类:《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为检验与测试类标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为获取与处理类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为管理类标准。

4、【答案】:B 管理风险:①对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②合同条款不严密、错误、二义性,工程范围和标准纯真不确定性;③承包商投标策略错误;④承包商的技术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和组织措施存在缺陷和漏洞,***不周;⑤实施控制过程中的风险。A 属于项目组织成员资倍和能力风险。

GPS控制测量规范中平均重复设站数是什么意思?

1、平均重复设站数是指测量人员在同一控制网点进行多次测量后,以测量结果的均值作为最终计算结果的次数。一般来说,平均重复设站数越多,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就越高。

2、平均重复设站数是GPS基线向量密度以及工作距离。公式如下:J=nm(N-1)/N 其中n为网点数,m为每点设站数,N为接收机数。与常规地面测量中所测定的基线边长不同,基线向量是既具有长度特性又具有方向特性的矢量,而基线边长则是仅具有长度特性的标量。基线向量主要***用空间直角坐标的坐标差的形式。

3、重复设站率就是:(总站数-点数)/点数 水平精度是计算值和已知值比较出的差值就是.观测时段数简单的算法就是用你所有观测测段乘袭以仪器数再除以测量的点数。例如:有10个点,用5台仪器去观测,***用边连试。也就需要三个测区。这样观测时段数就是=5*3/10=5。

4、关于GPS基线计算,无非有时段数C,总基线数J总,独立基线数J独,必要独立基线数J必,多余独立基线数J多,可靠性指标等等。在题目中会给出网点数n,每点平均设站数m(重复设站次数)或者重复观测点数m’(只有部分点重复观测),接收机数N。

5、没听过测量的原则啊,只有测量的精度要求等等。你问的是不是GPS布网原则啊? 布网原则主要有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相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且分布均匀。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6、不同观测段重点数之和除以控点总数=观测时段数。计算方法1:5台GPS接收机*4个观测段/(10个E级待定点+3已知点)=53 计算方法2: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微盘和全球gps测量规范2009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球gps测量规范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微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